本案位于半山半岛北部的海滩,西北侧与南海相望。总建筑面积59300平方米,包括地上建筑面积416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7700平方米。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以何种方式连接海洋和陆地,如何取得眺望海景的最佳角度。
安藤先生一直在设计能够与光、水、风等自然要素及美丽的环境、市民的喧嚣等周围环境对话的建筑,在由简单的几何学构成空间中,生成多样的空间。他希望在本设计中聚集的人们可以和自然和风景对话,和各年龄层的人对话,将空间成为文化交流的场所。
在总体布局上,设计了三个要素,一个是陆地一侧的演艺中心,一个是海面上的美术馆,以及二者之间的人工水面。规划上将建在海面的美术馆和海滨的演出中心互相联结起来,与中间的人工水面一起形成一个文化区域。演出中心有一条道路直通美术馆,成为整个文化区域的入口。有着拱形轮廓,看上去像浮在海面上的美术馆被定义为“世界之门”从海面上看美术馆,就像通往海南岛的大门。而从陆地这边看去又像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象征性地表达了海南岛与世界连接的深层含义。
演艺中心位于基地的南面,在90米*90米*30米的体块中,包含了1000席的剧场,300席的多功能厅。单纯的矩形体块被称为“棱镜”的尖锐的三角形剖面空间所分割,划分出不同的功能空间。
美术馆作为海南岛的地标,让人联想到世界和海南岛连接的“世界之门”的概念,美术馆是一个直径为100米的圆形形体,整体形态从海上面涌起,拱形的体态让视线可以穿越。前来参观的参观者到达拱形下部,可以看到其上方巨大的蜿蜒拱形曲面壳结构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外部空间,在亚热带气候的海南岛,提供了可以通风遮阳的舒适广场,除此之外,此广场可以作为一个舞台,进行授奖仪式等特别活动,同时可以看到海上落日的美景。穿过广场,参观者首先进入最上层的主层。主层设置在高出水面20米的位置,在其中央设置展示厅,两侧配通道,通道配备360度观光的全景玻璃窗,这里可以体验海南岛和海的全景。展示厅通过环绕入口大厅的挑空进行连接,最终回到广场。